信仰引航有志者事成,教坛共进众行者致远——大连市陈桂芝名校长工作室三年耕耘结硕果

来源: 大连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10:2 浏览:
  初冬微寒,难掩教育热忱。2025年11月7日上午,大连福佳中学三楼接待室内暖意融融,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与思想的温度——大连市陈桂芝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工作验收现场会在此隆重举行。大连市教育学院张玲主任、史文鑫老师,甘井子区教育局谭立国局长、魏勇副局长,区进修学校穆群峰副校长、孙金波主任,工作室顾问常维媛老师以及全体工作室成员校校长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三载耕耘路,启航未来新征程。
  一、室主汇报:三年深耕,铸就品牌
  陈桂芝校长以“务实·合作·创新·共赢”为理念,围绕“特色建设领航、课题研究驱动”主线,系统梳理了工作室为期三年的探索之路。她指出,三年来,工作室聚焦“办学特色”“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核心课题,通过“课题牵动+网络研修+实践反思+交流改进”的研修机制,推动成员校在课堂教学、德育创新、学校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成员校长的专业素养,更辐射带动了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成员汇报:智慧共融,成长共进
  工作室七位成员校长依次发言,凝练分享了三年的学习感悟与实践成果:
  祁雪(瓦房店市教师进修学校):构建“五阶四维”教师培养体系,推动区域研训一体化。
  宋先波(弘文中学):从“聚焦指标”到“滋养成长”,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生态。
  庞智华(育文中学):以“机制破局”代替“经验应对”,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吴晓峰(第十四中学):党建引领“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五度课堂”教学品牌。
  姜孟鸿(第三十中学):智慧教育赋能课堂,推动“教—学—评”一致性落地。
  宋晓丽(大连湾中学):融合“牵手课堂”与冷冉思想,深化项目化学习实践。
  李卫宏(辛寨子中心小学):以“养成教育”为基,构建“2-3456”模式将养成教育落小、落细、落实、落地。
  刘忠(奥体一中):从“管理学校”到“培育生态”,推动课程融合与机制创新。
  三、导师寄语:遵循规律,实践生根
  常维媛老师充分肯定工作室三年来在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上的突破。她希望工作室全体成员能牢牢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教育工作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变量,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为指导,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她希望各位校长继续以思想引领行动,让教育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市教育学院领导讲话:示范引领,辐射全域
  张玲主任代表大连市教育学院校长培训中心对工作室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她指出,以陈桂芝名校长工作室为代表的大连市名校长工作室品牌,已经成为校长成长的“加速器”、办学智慧的“转化器”、教育实践创新的“策源地”、区域均衡的“连接桥”。她向与会领导、校长分享了“十五五”大连教育干训工作的整体思路,并鼓励工作室及成员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大连教育向更高品质迈进。
  五、区教育局局长讲话:着眼发展,服务大局
  谭立国局长代表甘井子区教育局向市教育局、市教育学院、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我区干训工作的重视表示感谢,对工作室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效表示祝贺。他认为本次验收汇报,是一次精神盛宴,思路清晰,思想深刻,彰显教育情怀。他强调名校长工作室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希望各位校长用系统化思维和站在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继续扎根学校特色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师生,发展学校,为甘井子教育注入更多智慧与温度。
  三载耕耘,一路芳华。陈桂芝名校长工作室以信仰为舟,以实践为桨,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虽然工作室的阶段性任务已圆满完成,但每一位成员都将带着三年的淬炼与收获,继续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众行者必致远,教育者终成光——他们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开阔的视野,共同书写甘井子区教育和大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新闻作者:李卫宏
  新闻摄影:大连市福佳中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