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金秋十月国运昌,月圆人和兆吉祥。在这满载硕果的季节,马惠文名校长工作室全体成员怀揣对教育的热忱,再次启程研修之旅——以课程建设为锚点,聚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研制与落实,解锁教育实践的新方向、新路径。
弘文小学李艳校长首先介绍了本校课程方案的初步构想与基本框架。以学校的真实规划为例,引出当前各校在课程方案研制中普遍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庞国彬教授以《中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研制与落实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为题,展开了一场高屋建瓴的讲座。庞教授从五个维度系统剖析了当前学校课程方案研制中的核心难点与突破路径:
1.核心概念精准理解与方案落地:聚焦“可操作性”
2.对接国家战略与政策核心:锚定“完整性”
3.国家政策与学校特色:把握“优先级”
4.方案落地的多维属性:正视“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探索性”
5.融通学校发展与治理:强化“协同性”
庞教授强调,课程方案不是“纸上蓝图”,而是学校课程的“宪法”与“施工图”,必须做到理念清晰、路径具体、科目明确,真正实现从“国家蓝图”到“校本施工”的系统转化。
梁卫所长从“办学理念与特色项目的误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与矛盾、学校校本化的课程方案制定策略、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原则”四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经庞教授的讲座分享与梁所长的指导点拨后,工作室的校长们围绕“为什么要编制《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如何理解‘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如何实施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等课程建设难点展开讨论。大家结合本校课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各抒己见,交流困惑与实践经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明晰了课程方案优化的方向。
最后,室主马惠文校长总结本次活动,她希望各位成员校长能将课程方案真正视为统领学校发展的核心纲领与施工蓝图,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持续深化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力、系统规划力与专业领导力,共同推动区域课程建设水平迈向新台阶。
此次活动,让思想在交流中沉淀,让方向在探讨中明晰。接下来,工作室的校长们将把对课程方案研制、落地的深度思考,转化为各校优化课程的具体行动——以政策为纲、以校情为基,让每一份课程方案都更具操作性、更贴合育人需求,最终让优质课程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地生根注入鲜活力量。
新闻出处:贾山山
新闻摄影:大连市甘井子区弘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