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开发区实验小学:践行垃圾分类你我共同参与

来源: 大连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 2018/10/31 8:05:00 浏览:

  2018年10月15日--23日,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集中开展了主题为"践行垃圾分类你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环保教育活动。全校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分年级分层次开展了多项活动,提升了师生珍惜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师生文明素养。学校的系列活动把生活垃圾分类观念扎根于校园,将环境保护教育从学校延伸到了家庭乃至社会,实现了"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教育目标。
学校一二年级开展"变废为宝"手工DIY活动。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巧思、创意、想象、裁剪、描绘、重组等方式赋予废品以新的生命,提高学生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的意识。老师利用劳动课、校本课、道德与法治课等进行手工制作的启发,利用中午时间继续制作展览,看到一件件出自孩子手中的作品,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制作兴趣,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知道物品循环利用的妙处。
学校2-6年级开展"美在这里"为主题,以"美丽城市,从垃圾分类开始"为主要内容开展演讲活动。孩子们结合校园、结合家庭、结合日常生活歌颂校园美,说出自己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孩子们句句声声倡导全校师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资源,共同营造清洁、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
学校开展三四年级利用班会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对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方法,宣传相关政策和要求,提升环保意识,营造优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呼吁家庭要积极投入环保行动,主动积累可回收垃圾,分类不可回收垃圾,在家庭中做到勤俭节约,分类回收,用好可回收垃圾。班主任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家里垃圾分类"小小培训员",带动各自的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学校集中在五六年级开展"相机里的美好垃圾分类摄影展"。围绕"生活教育做勤劳俭朴的好少年"为主题,通过相机镜头、照片、小视频的形式记录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环保等绿色生活理念的瞬间,引导学生欣赏、交流、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学校利用美篇的形式、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展示学生们的生活教育成果,全校共享,互相学习,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光靠纸上谈兵恐怕很难见效。所以我校建议各班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的字样,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完的瓶子,喝完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使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践行垃圾分类,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将是开发区实验小学德育长期坚持的一项活动,为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不断努力。通过教育实践,不仅要让垃圾分类在校园扎根,还要让小手牵大手,营造全校家庭、社区参与的良好氛围,让环保理念扎根于校园、落实到学生的内心,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新闻作者:包晶琳
新闻出处:旅顺开发区实验小学
摄影:苏晓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