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第二语言研究者与语言教育研究者提出的一种教学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语言。随后又有许多语言教学专家从任务型学习的认知理论和方法论以及社会文化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丰富了任务型教学的理论,近些年来,国内外语教育研究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虽然,任务型语言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英语课堂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探讨、反思。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1、任务的界定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关键是对任务进行界定,也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任务。交际性任务是指课堂上的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在操练语言形式上。任务同时也是一项以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或互动之中,还将任务分为真实生活任务和教学任务。交际包括五个方面:任务的目标、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基于输入材料的各种活动、教师和学习者在任务中的角色、任务实施的环境。任务教学中的“任务”的有五个特征,即:
1)任务活动的意义是首要的,重视学生沟通信息,而不强调使用何种语言形式。
2)任务与现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3)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
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把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任务的执行优先于语言的表达。
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还有的学者把任务分为狭义任务和广义任务,狭义任务是指那些涉及意义表达的课堂活动,有一个看得见的结果。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机械操练活动不能算是任务。而广义任务的界定要宽泛得多,很多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任务。
尽管对任务的定义,学者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任务”都涉及具体的实践活动。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是指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入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任务要明确,有真实意义和思维价值,贴近生现实生活。
2、任务型语言教学概念的提出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普拉布教授。他首次将“任务型”的语言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随后,任务型语言教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第二语言学习的任务教学法研究者系统地提出并真正兴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要求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进入21 世纪后,这种理念逐渐引进我国的现代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新标准(实验稿)》出台后,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试验任务型语言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正式的语言学习的任务。从而培养下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
1、早期的理论基础
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材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学家认为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语言运用的活动中把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2、任务型教学的出现
对任务型教学最为全面和被大家认同的描述是认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我们教学的任务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分析:任务目标(goals);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input);基于材料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所隐含的教师的作用(teacher role);任务所隐含的学习者的作用(learner role)和任务所执行的环境(settings)。
3、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目前,被大家普通采用的步骤有5步:(1)前任务(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2)执行任务(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3)后任务(post--task).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完成。(4)评价(check)。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5)作业(homework)。
4、国内任务型语言教学
国内的任务型教学基本上是从2001年开始探索研究,先从教师的培训开始,各学校也开展了各自的试验探索。现在教师和学生都适应了这种互动性的语言教学模式,教师也有很多体会。
三、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把任务作为课堂的一种语言学习活动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真实性、生活性并以意义为中心。任务活动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课堂语言活动材料应该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实用性。任务活动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任务活动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语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活动。
3、功能性。任务活动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根据以上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任务型的教学理念打破了英语教学中教学和实际运用相割裂、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割裂的传统模式,旨在让学生在任务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大胆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交际目的。
四、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实施的具体策略:
1、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即教师引入任务。一般说来,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是任务型学习过程中最短的一个阶段。它根据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及所涉及的题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可延续2——20分钟。
2、任务的实施阶段:该阶段又由三部分组成,即任务、设计和汇报。
a、任务( Task ):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 Planning ):各组学生准备如何运用现有词汇及教师补充的相关词汇向全班报告讨论的完成情况。
c、报告( Report ):学生报告两项讨论任务的完成情况。
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采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监控学生围绕主题的讨论,确保大多数学生参加汇报活动并在必要时予以指导。
3、语言聚焦阶段:任务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语言意义的表达。此阶段的重点则由从语言意义转向到语言形式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两种活动。
a、语言分析活动:即语义、词汇、语法或语用分类和应用,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各组学生汇报中呈现的语言现象进行语言点的分析和讲解。
b、语言练习活动:即在语言分析活动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难点进行词汇、短语和句型等操练。
广大英语教师应当以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为指导,持之以恒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反思。任务型教学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学习、摸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介绍话题与任务。在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做的首要环节就是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task-driven)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2、任务环(Task-cycle)。任务环(Task-cycle)是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其交互特点可大致分为三类:信息差任务(两组或多组信息互补,协商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任务(围绕一个问题或根据一系列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决定任务(围绕一个和多个结果,通过协商或讨论作出选择)。其中信息差任务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征;同时信息差任务过程简单,也易于课堂操作。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任务中来,真正地做到“Learning by doing”,并从中获得学习经验,享受成功喜悦。
3、语言重点(Language focus)。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六、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反思
加深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认识,使任务型本土化,对改善我国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避免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化
任务型教学只是一种思路,不是一种方法,更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只是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很多途径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一种,和其他教学流派一样,有它的弱点。例如:任务性语言教学以语言产出作为教学的起点,虽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帮助。但在强调语言输入的教学活动中容易本末倒置。再如,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任务集中于意义而不是形式。而语言形式是意义的载体,没有语言形式何谓意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任务型教学中的合理成分和其他的语言教学法相结合,吸取其他教学法的优点。
2、避免轻任务过程、重任务结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基于合作的学习,“对子”和小组是的主要形式,而在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小组总个别学生“霸占”着小组活动的发言权,其他成员则处于旁观地位,小组之间的互动也会因为这些而被排斥之外的学习者受到限制。另外,学生的学习风格具有多样性,有的喜欢小组活动,有的善于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学习者。根据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及学习程度,实行多样性的教学。给每个学生都说话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愿和点名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让程度好的学生得到表现,另一方面,锻炼不善于表达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积极投入到任务中去。
3、避免任务表演味太浓,忽视信息交流
在一些英语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教师设计了很多的任务,课堂上学生忙于执行一又一个任务,课堂气氛倒是热热闹闹的,节奏也很紧凑。但是课堂的效果却不怎么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任务太多,任务过多会压缩必要的时间,使学生接受的语言输入减少,分配到每个任务的时间也少,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参与面不太广,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来不及完成任务,任务的汇报阶段教师只让好学生来汇报,草率了事。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交际中完成语言任务来学习语言。交际活动应该是语言交流的活动,要设有信息沟,有信息的分析和整合。要能用语言进行真实的思维和表达。因此,任务设计时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让学生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来解决现实的交际问题,同时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发挥学生想象力,而不让学生忙
4、避免任务设计的盲目性
大部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往往只考虑怎样设计实施任务的步骤,而不关心任务设计前的需求分析和任务后的反思。需求分析有助于教师掌握任务难度,减轻任务实施时学生认知的负担,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师生的沟通、理解、共同完成任务,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学生能投入到任务中去,要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让学生自然融入任务中去,要与学生兴趣爱好一致。让学生乐于投入到任务中去。任务后反思既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反思,也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缺少任务后的反思,会使任务流于形式。这有助于改进下一次任务的设计和执行。
七、任务型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任务型教学反映出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转为关注学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为注重语言习得。任务型教学有利于英语课程总目标的达成。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要遵循以下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
教师应首先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在各教学环节中可以设计什么任务类型,任务的内容要尽量真实,同时编制好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学到什么。学生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
2、阶梯型任务原则
教师所设计的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有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听、读、后说、写的设计顺序,使教学阶梯式层层递进。这种阶梯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合理的展示空间,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合作学习原则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合作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与和谐的教学局面,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4、在做中学的原则
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不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八、“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基本方式
英语教学要为学生设置运用语言的环境,通过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使学生从生动的交际活动中总结和掌握语言的规律,并在交际活动中去实践,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任务的完成形式是互动的
1)小组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人员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定是不同层次学生相结合。由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及认知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要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不断创设机会,激励每位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是成功。这种活动形式适合于多角色对话、表演和讨论等活动。
2)配对活动:教师把学生按照A,B,C三个层次合理搭配,如AC,AB,BB搭配,前排和后排组合又形成AA,BC,BB搭配,两人一对同时活动,课文中的对话、句型、语言点练习以及问题讨论等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小组活动和配对活动最大的优点是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讲英语的机会,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使害羞的、怕开口的学生也大胆地讲英语了。这两种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学习积极性。
2、是任务活动采用的主要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交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或获取信息。课堂中我们可以创造一种需要交流的情景,使交际活动以信息互补为基础,使部分学生拥有某种信息,而另外部分学生则需要获得这些信息,这样就有了进行互相交谈和问答的理由与需求。我们需要对教材中的对话和课文内容以及部分语言规则进行合理的设计,设计出各种不同形式的互补活动,学生必须通过交流才能完成缺漏信息的填补任务。
1)转换信息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让一个或几个学生获得执行某种任务的信息指令,要求他们在不展示指令的情况下,使其他同学说出完成这一任务的指令。
2)交际游戏活动。这种活动是把学生置于一种游戏似的情景中。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
3)完成故事的活动。这种活动是把课文的某些信息缺漏或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要求每位学生只看自己的信息,然后要求他们通过向组内其他同学提问的方式完成整个故事。
4)达成共识的活动。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建议或计划,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最后各组成员取得一致的意见。这种活动能使学生自由运用语言、发表意见。这种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连接,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可以激励他们多讲英语。
5)扮演角色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模拟交际训练。课文中对话练习均可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任务活动中的乐趣,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
九、英语课堂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任务型教学法近年来已成为了“先进”的语言教学的代名词,广大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师认真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积极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实践。但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是存在误区和偏差的。
1、任务设计无信息差
“有差距”是“任务”具有的特点之一,任务应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有一定差距,学生必须在学习所学内容之后才能完成。这些差距可以是知识差距 (knowledge gap)、能力差距 (ability gap)、技能差距 (skill gap)、信息差距 (information gap)、以及文化差距 (culture gap)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任务往往忽略了设计信息差。信息差指的是一位学生掌握了信息,另一位却不知信息的学生从信息掌握者那里通过交流得到信息来完成任务。
2、任务缺乏真实性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会有缺失语境的现象,任务型教学活动的涉及不接近真实生活,活动缺乏真实性。达不到让学生在语境和交际活动中去认识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事实上,英语本身只是一种交流工具,我们学习它是为了学以致用,为了能解决一定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完成各种真实的任务。而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成一定的真实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应该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任务的目标和要求要有实际意义;任务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可行;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真实的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实际学习和实际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
3、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应对策略,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当交际超出语言知识范围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学生们普遍把语言知识等同于交际能力,认为口语表达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知识的不足。在课堂提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因为单词量的不足或存在某种心理障碍,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要么三言两语结束了表达。要么就逃避回答。许多学生语言形式单一,重复过多。大多数学习者讲话流利度不够,语言间停时间过长,甚至会有冷场,表现为对语法和句法的过度关注等。
总之,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是一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所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巧。学生对此由陌生到熟悉,有熟悉到认可,继而积极参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本地特色的英语教学途径。